端午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端午民俗活動如賽龍舟、制作龍頭、繡香囊、編繩結等都被列入了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在即將到來的端午佳節(jié),渴望“破圈”的非遺傳承人帶著他們的端午非遺技藝走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舞臺,以豐富的節(jié)目形式增進觀眾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也使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承。
龍舟不只是競技,更展示文化
采訪對象
張偉潮
(廣東廣州黃埔區(qū)龍舟龍頭龍尾技藝制作非遺傳承人)
在廣州,龍船競渡傳統(tǒng)已有千年歷史。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了保護和傳承的主角,讓獨特的龍舟文化不斷延綿傳承下去,“80后”張偉潮就是其中的一員。
在黃埔區(qū)下沙村,“80后”張偉潮是一名龍舟文化的癡迷者,作為黃埔區(qū)龍舟龍頭龍尾技藝制作非遺傳承人,他所制作的龍舟模型和龍頭龍尾已在當?shù)芈暶h播。
“在我們村,龍舟文化已經(jīng)有100多年歷史了,每逢端午節(jié),村子里都要舉辦賽龍舟,一條小船、一支隊伍、一股齊心協(xié)力的干勁深深地感染了我。父親曾經(jīng)是一名龍頭的制作工匠,我也喜歡動手制作,把自己對龍舟的理解和研究融入到我的手藝里。”張偉潮說。
制作龍頭龍尾是一個細致活,要經(jīng)過選料、設計、開樣、雕刻、打磨、上漆等多道繁瑣工序。制作一個龍頭所需時間短則三四天,多則十來天。不過,對于張偉潮而言,每個龍頭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個龍頭的形狀都在我的腦海中,每個部分如何刻畫都在心中。”張偉潮說。
作為龍舟龍頭龍尾制作技藝的傳承人,在不斷精進工藝的同時,張偉潮對于如何傳承龍舟文化也有自己的思考。“很多人都認為龍舟文化代表的是競技和力爭上游的精神,但在我的家鄉(xiāng),當?shù)厝烁嗤ㄟ^賽龍舟在村落間走親戚、聯(lián)絡感情,所以我認為賽龍舟不光只是比賽,更是人情味的體現(xiàn),其中凝聚著當?shù)氐膫鹘y(tǒng)文化。”
在張偉潮看來,龍頭龍尾是龍舟的靈魂,是傳承和傳播文化的載體,承載著不同村落的風俗習慣。“比如,我家鄉(xiāng)龍舟的龍頭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雞公頭’。因為家鄉(xiāng)的河小船大,容易發(fā)生碰撞,所以龍頭就不能做太大,因此叫‘雞公頭’很形象。”
每制作一個龍頭,張偉潮都要去了解這個村子的文化和地域特點,然后將文化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當他將龍頭交付給村民時,村民能夠將龍頭中所蘊含的故事和文化介紹給別人,口口相傳下去。“賽龍舟是一項群體性很強的活動,所有參與者就是這項文化的傳承人。”張偉潮認為,想要傳承和傳播龍舟文化,就要帶動身邊每一個人去參與。
早在2006年,張偉潮通過網(wǎng)絡集合了一批龍舟文化愛好者,建立聊天群交流。2010年,他和一群龍舟愛好者成立了龍舟文化保護的相關組織。后來,隨著人數(shù)增多,該組織在民政局正式注冊,更名為“廣州市龍舟傳統(tǒng)文化促進會”,致力于推廣龍舟文化。
現(xiàn)在,張偉潮除了制作龍頭,還有一項工作是收集老龍頭,發(fā)掘老龍頭背后的故事。“我慢慢發(fā)現(xiàn),以前龍頭的制作有要表達的精神和故事在里面。所以我們現(xiàn)在一直在研究這方面的故事、不同村落的歷史,想將文化內(nèi)涵融入到每一個龍頭里,讓龍頭成為一個村的代表。這樣村民會非常珍惜它,好好保存它。這是很好的傳承手段。”
“我們村里保存著一個60多年的龍頭,它是老一輩工匠制作的。雖然這個老龍頭的制作技藝稱不上很精湛,但是我覺得它代表著我們一代一代傳承的精神。”拿起一個老龍頭,張偉潮對其背后的故事如數(shù)家珍。
“最近我要帶著我們家鄉(xiāng)的這個技藝參加央視的端午晚會,讓全國觀眾了解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文化,更好地傳承它。”張偉潮說。
背著香包闖市場,雙手繡出好生活
采訪對象
劉蘭芳
(甘肅慶陽香包繡制非遺傳承人)
“五月五,正端陽。艾草生,菖蒲長。未食端午粽,豈把棉衣藏。五絲系香囊,福壽且安康。”古人重視端午節(jié),為了趨吉避兇,形成了頗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佩香囊”等習俗。香,一直是端午節(jié)的重頭戲:沐浴蘭湯、佩戴香囊、懸插艾草……端午節(ji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銅盤蕙草起青煙,斗帳香囊四角懸。”在甘肅慶陽,香包繡制技藝傳承了幾千年,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作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慶陽香包繡制技藝傳承人,劉蘭芳在20多年中,不僅建起了慶陽香包繡制非遺扶貧就業(yè)工坊,帶領多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和生活困難的留守婦女走出貧困,讓更多人了解了慶陽香包、傳承了香包文化,還探索出一條慶陽香包市場化的發(fā)展之路。
自幼,劉蘭芳就對香包刺繡情有獨鐘,對于配色、針法、描摹花樣等繡制技藝有著獨到的領悟力。“在慶陽村莊里,女子出嫁時如果有精美的繡品作為陪嫁,會被認為很賢惠。我從小就在媽媽和奶奶的影響下,看著她們坐在油燈下,一邊聊著天一邊繡著香包,一根針一絲線就能繡出樹葉、小鳥、蝴蝶等生活中美好的圖案,我覺得很神奇。等到我八九歲時,就跟其他女孩一樣,開始拾針刺繡,一發(fā)不可收拾。直到現(xiàn)在,我對香包都充滿著熱愛。”劉蘭芳說。
慶陽香包富含東方哲學和智慧,每個香包都包含著女性內(nèi)心的情感、雙手的溫度和對生活的感悟。然而,近年來因為有刺繡功底的婦女逐漸年邁,年輕人又不能靜下心來去學習,慶陽香包面臨著傳承和發(fā)展困境。“要讓慶陽香包傳承下去,不僅要讓年輕人學習制作香包,更要讓她們有錢賺。”劉蘭芳認為。
劉蘭芳從2002年開始就背著香包闖市場,參加國內(nèi)各地的民博會、非遺展銷會、文化博覽會等活動,她還應邀赴美國參加非遺巡展,向美國當?shù)厥忻瘛W生展示香包繡制技藝,講述中醫(yī)藥的神奇。慢慢的,劉蘭芳的慶陽香包打開了市場,她還在專家建議下,重新設計香包的樣式,將秦腔臉譜的樣式融入其中,受到了國外市場的歡迎。
市場打開了,會刺繡的人卻越來越少了——手工刺繡沒有銷路不值錢,很多人都放下了這門手藝。劉蘭芳卻堅持走傳統(tǒng)手工之路,打造慶陽香包品牌,帶動身邊人就業(yè)。
“我的大多數(shù)員工是在家里不能出外的,他們有的是家庭主婦,有的家里有病人需要照顧,有的是殘疾人。他們出不了門,我就去他們家里教。包括一個先天高位截癱的小孩,我也帶著她,一邊教文化課,一邊教手藝。堅持20多年,我們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團隊。” 劉蘭芳說。
截止到目前,劉蘭芳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工坊+互聯(lián)網(wǎng)模式”,帶動8000多農(nóng)戶脫貧致富,為200多名大學生提供就業(yè)崗位,公司年產(chǎn)值達600多萬元,大家靠雙手繡出了自己的美好新生活。劉蘭芳還自籌資金,在家鄉(xiāng)流轉土地,建成全國首家香包繡制民營博物館,并打造集香包生產(chǎn)、休閑旅游、特色農(nóng)業(yè)于一體,文化旅游和農(nóng)業(yè)相融合的“義渠村鄉(xiāng)村振興田園綜合體”。
“酒香也怕巷子深。新時代已到來,我們的香包不僅要上線還要多多到大眾媒體上展示,這里是年輕人的圈子。我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我們的項目,體驗老祖先留下的光輝燦爛的文化并傳承它。”劉蘭芳對非遺“破圈”充滿信心。
拴五色絲線 結文化情緣
采訪對象
李家鈺
(河北張家口繩結匠人)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白、青、黑、紅、黃代表著金、木、水、火、土,被視為吉祥色。在端午這一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系上五色絲線,寄托祛病強身、祈福納吉的愿望。
五色絲線編織方法也叫繩結藝術,它以五彩絲線為材料,通過數(shù)十種技法,編織成各種結式和藝術造型。“結”與“吉”諧音,因此繩結藝術多包含美好的祝福。
河北省勞模、張家口市人大代表、張家口繩結匠人李家鈺對繩結情有獨鐘,靠自學掌握了繩結技藝。“繩結編織的秘訣是三分編七分調(diào),編的是心境,要專注、要認真、要有耐心,還要有毅力。當繩結完成編結的步驟后,其結構仍然是松散的,接下來還要抽型調(diào)整,才可以決定結體的成形、松緊、耳翼的長短,以及線條的流暢與工整。這道工序最考驗人的耐心,馬虎一點,繩結最終都不能成形。”李家鈺說。
在繼承中華繩結藝術的傳統(tǒng)編作規(guī)律、色彩特征的基礎上,李家鈺一直在創(chuàng)新樣式組合和色彩搭配。“技藝傳承必須創(chuàng)新,要有時代感,要貼近生活,還要便于攜帶。此外,每一件作品都要有故事、有情懷,而不是一件死板的商品。消費者買了以后,能感受到作品的文化內(nèi)涵。”李家鈺說。
如何讓這項傳統(tǒng)技藝走進大家生活中,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李家鈺有自己的看法:“傳承繩結技藝必須要深入了解當代年輕人的審美變化和生活需求。所以我們在設計作品時,理念從過去的大而美,向小而精的方向進行了轉變。比如,我們會設計一些年輕人喜歡的包包掛、車掛、手機鏈等,讓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能體會到這種繩結文化的魅力。”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張家口人,李家鈺最近制作了一幅關于崇禮區(qū)太子城雪如意場景的繩結作品。“我對冬奧會充滿憧憬,向冬奧健兒送上美好祝愿,希望他們能取得好成績。”李家鈺說。